新聞稿及更新 - 最新消息 - 樂施會
跳往主要內容
開始主要內容

新聞稿及更新

2025年11月07日

氣候危機— 香港樂施會致力提升氣候韌性

在第三十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30)期間,樂施會發表報告,強調極少數富裕人士的高碳生活方式正在快速消耗全球的碳預算。面對氣候變化的挑戰,社會各界必須攜手合作,確保不同階層能夠有效應對全球未來的氣候變化。

報告重點

  • 碳排放不平等: 全球最富有的0.1%階層,其人均日碳排放量,已超過最貧困50%人口之人均年排放量。
  • 增長與下降:自1990年以來,最富有的0.1%在全球碳排放中的佔比增加了32%,而最貧窮的一半則減少了3%。
  • 顯著差距:富豪每日人均排放超過800公斤二氧化碳,對比之下,最貧窮的50%人口排放僅約2公斤。
  • 緊急減排需求:為了將全球升溫限制在1.5°C內,最富有的0.1%人口需在2030年前將人均碳排放減少99%。

樂施會的報告指出,每位億萬富豪每年因投資高污染企業而產生約190萬噸二氧化碳,相當於私人飛機環繞地球近一萬次的排放。約60%的億萬富豪投資於對氣候變化影響深遠的行業,如油氣和採礦等行業的排放量是全球大型企業平均水平的2.5倍。樂施會預測,全球最富有1%人口的碳排放,至本世紀末將導致約130萬人死於暑熱疾病,並在2050年前造成低收入及中低收入國家累計44兆美元的經濟損失。

 

 

樂施會對氣候韌性提出以下呼籲

  1. 加強參與:各國應促進民間團體與原住民在氣候會議中的參與,正視氣候危機所帶來的不平等影響。
  1. 構建平等經濟體系:應揚棄不平等的新自由主義經濟,邁向以可持續性和公平為核心的經濟體系,並透過具體政策和措施落地實施。

樂施會一直倡議加強上市公司在環境、社會及管治(ESG)方面的資訊披露,這是引導資本流向可持續未來的重要系統性改革。我們建議企業不僅要提升環境相關數據的透明度,更應積極採取措施減少碳排放。進一步而言,樂施會呼籲上市公司主動支持更多氣候相關項目,以緩減氣候變化對貧窮人士的影響。

 

香港樂施會的行動與計劃

樂施會積極在香港推動社區的氣候韌性,具體行動包括:

  1. 防暑警報系統:樂施會開發的防暑警報系統,透過智能手錶發送地區性工作暑熱警告,提醒戶外工友在高溫環境下工作時適時休息,減少暑熱疾病的風險。這些手錶還能測量生理參數,提升工友的健康意識。
  1. 無電製冷塗層及窗貼:樂施會推出的「劏房住戶防暑健康計劃」,為劏房住戶安裝創新、無需用電的製冷塗層及隔熱窗貼,能有效降低室內溫度3至5°C,改善居住環境。該計劃還包括健康需求評估和社區工作坊,以提高居民對暑熱疾病的認識及應對能力。調查顯示,這項措施有助住戶節省25%的電費,並提升居家舒適度。

香港樂施會總裁鄧智輝表示:「全球氣候危機加劇了社會不平等,社會必須努力確保不同階層的人士都有能力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樂施會致力推動氣候公平政策,以確保弱勢社群能夠面對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

在面對全球氣候危機的挑戰時,唯有通過攜手合作,才能確保社會各階層在日益嚴峻的環境中生存下去。香港樂施會呼籲各界共同支持,共同創建一個可持續的未來。

- 完 -

關於樂施會
樂施會是國際扶貧機構,致力透過政策倡議、社區扶貧及人道救援服務,與大眾共建「無窮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