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施會:疫情下政府應加強支援基層市民
跳往主要內容
開始主要內容

專題故事

倡議工作, 香港、澳門、台灣2020年4月06日

疫情下政府應加強支援基層市民

曾迦慧 - 圖像

曾迦慧

曾迦慧是樂施會總裁。

香港電台電視節目
《左右紅藍綠》

播映日期:2020年3月30日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我們到社區派發口罩和物資給街坊時,了解到他們除了擔心健康,同時擔心生計。

每逢香港出現經濟危機,首當其衝的都是基層打工仔。「阿陳」是我們接觸到的其中一位個案,他從事飲食業多年,最近在茶餐廳當樓面,今年二月中突被裁員,沒有通知期,即時失業。之後,他向餐廳、零售商店、咖啡店、超市等求職十次以上,對方皆答覆「我們也在裁員」。

辛勤工作但收入有限,積蓄很少,捱到三月底,他連二千元的床位也負擔不了,隨時要露宿街頭。「阿陳」沒有申請任何政府津貼援助,堅持自力更生,但這個疫情已令他走投無路。

「阿陳」的遭遇並非少數。為了解基層最新就業狀況,樂施會聯同循道衛理觀塘社會服務處神愛關懷中心、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民社服務中心,在三月中以電話訪問364 個基層戶主,並且於3月26日發布《基層市民在疫情下的就業情況問卷調查報告》。調查發現,失業人數於農曆新年後急升4倍(註一),由農曆新年前32 人,大升至農曆新年後至今的161 人;同時,兼職及散工的職位也大幅流失,農曆新年後從事兼職及散工的工友分別減少了38.6%及47%。至於失業原因,超過20%是公司裁員,另有13%是公司倒閉。
    
即使保得住工作的工友也人心惶惶,超過四分一的工友指公司即將裁員,近30%指僱主暗示裁員。基層工友唯有節衣縮食,超過七成表示會減少日常食用開支及減少外出。

現時,政府對失業人士的保障存有很多漏洞,申請綜援的條件亦非常苛刻,要近乎「變賣家產」才符合資格;加上就業市場失衡,不少工友只是散工,或被僱主要求辭職,無法獲取遣散費和長期服務金,故失業或工時不足人士並不符合申領在職家庭津貼的資格,令他們成為「漏網之魚」。

當務之急,政府應該兌現承諾,向曾經領取職津或學生資助計劃的失業及就業不足人士,發放短期失業津貼。我們建議,發放期不少於6個月,每月金額為5,800元,令失業家庭可以暫時渡過困境。至於部分未有申請職津,或沒有子女的低收入家庭,我們建議政府可透過關愛基金彈性地「執漏」。

同時,政府亦應該研究設立失業保險;開拓更多短期職位;拓展僱員再培訓局的資助課程;以及將新冠肺炎列入職業病範圍之內,萬一基層工友受到感染,停工期間都有一定賠償。

疫症對社會及經濟打擊重大,我們十分希望政府能及時提出保障措施,讓好像「阿陳」這一班為社會付出的基層工友,能夠渡過難關。  

註一:計算方式:(161-32)÷32=4.03125 (約4倍)
 

 

了解更多樂施會在香港的抗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