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災日記】雲南彝良地震災區回訪手記 (下) - Feature Stories - Oxfam Hong Kong
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Feature Stories

Humanitarian, Mainland China13 SEP 2012

【救災日記】雲南彝良地震災區回訪手記 (下)

Image of Lu Wenbo

Lu Wenbo

Lu Wenbo is a former assistant programme officer in the China Programme Unit (Rural Development and Disaster Management Team)


小寨組樂施會援助的帳篷讓孩子和老人晚上有了一個避雨棲身之所

撰文: 陸文波

[9月7日早上,雲南省彝良縣及貴州省威寧縣交界處發生黎克特制5.7級地震,造成雲南省80人死亡,近800人受傷,逾74萬人受災,20萬餘人緊急疏散,2萬多戶民房倒損,貴州省畢節市威寧縣近2.8萬人受災。以下是樂施會前線人員現場救災日記。]

我們繼續驅車前往日小寨村,探訪了領到樂施會第一批援助物資的寨和小寨組。還未進村,遠遠就看到了兩個用彩條布搭建的帳篷。在路邊,兩戶人家正在吃午餐,他們吃的是玉米飯,把爐子安在路邊就即場舉炊。他們說,第一批到達這裡的物資,是樂施會的彩條布、蚊帳和棉被等。

原來的帳篷

雖然一個棚子有六家人,甚至有七、八家人共住,擁擠不堪,但總算老人孩子有個避風遮雨的地方。晚上,老人和孩子住在棚子裡,馬拴在棚子外(馬是村民的主要財產之一),年輕人還要不時到村子裡巡邏,因為豬牲口還在村裡,防止有人趁火打劫。

他們這條村子雖然沒有人員傷亡,但房屋出現嚴重裂痕。村民王方明告訴我們,他家兩頭肥豬(每頭200多斤)因為豬圈倒塌被砸死了,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問他為什麼不趕緊賣掉,他說還沒想過到哪裡去買,因為平時都是豬販子到村裡收購的,還有砸死的怕沒人要。我問他們是不是這幾天沒有農活做?他們都說,玉米和豆子雖然可以收成了,但是收回來沒地方放,只好暫時不收了。

 

  

作者: 陸文波,中國項目部項目幹事 – 農村發展與災害管理